“華爾街”風暴會給中國經濟帶來什么影響?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里,美國五大投資銀行中一家破產,一家被賣,正像有人說的,華爾街度過了一個“流血的周末”,而國內的金融市場這兩天也不平靜,央行決定從今天起下調貸款基準利率0.27個百分點,從25日起,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這是央行六年來首次下調貸款利率,九年來首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多年只見往上升的二率這次齊刷刷下降,會給中國經濟帶來什么影響?先來看看股市的反應。
記者:“在昨天減息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消息公布以后,很多人覺得這對股市將形成一個立竿見影的利好效果,然而今天開盤以后,在不到二十分鐘的時間,上證指數(shù)就跌破了2000點整數(shù)關口,這樣的走勢讓很多人大跌眼鏡。”
第一創(chuàng)業(yè)證券公司分析師郭樹華:“大家可以看到跌幅榜上,跌幅前幾名基本上都是銀行,整個銀行板塊基本占大盤權重的33%,所以說金融板塊一跌,肯定大盤也是出現(xiàn)下跌的行情。”
截至今天收盤,銀行板塊跌幅高達9.61%,絕大部分銀行股以跌停板報收,銀國宏認為,造成這樣的局面,主要是因為受到華爾街金融風暴得沖擊。
東興證券公司研究所所長銀國宏:“我們預期中的利好催化劑和這種不利的影響實現(xiàn)了對沖,在對沖的角度下,市場實際上顯然更擔心這種國際金融形勢的變化,所以市場表現(xiàn)出來還是下跌。”
與銀行股大幅下跌形成鮮明反差的是,今天滬深兩市中的房地產股票全線飄紅,不過在郭樹華看來,銀行股和房地產股這樣的表現(xiàn)都是明顯的過激反應。
郭樹華:“現(xiàn)在的市場相對來說比較弱,那么對于這種消息的釋放,或者說大家心理上的表現(xiàn),可能都會有極端化的表現(xiàn),所以說可能是芝麻的效應放大到西瓜的效果。”
在東興證券研究所所長銀國宏看來,減息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實際上是一個積極的政策信號,從中長期看,會對銀行產生正面的影響。
銀國宏:“貨幣政策松動以后,銀行貸款規(guī)模可能的增長,帶來的經營收入的擴大,實際上都在中長期對銀行形成一個好的正面的影響。”
而對于今天房地產股票的大幅度上漲,市場人士則普遍認為,在美國次貸風波持續(xù)蔓延得情況下,應該持謹慎態(tài)度。
銀國宏:“我覺得這種貨幣政策的變化對房地產的影響一定是短暫的影響,因為首先決定房地產真正的走向,我覺得還是它自身的供求,目前來講并沒有積極的顯著的變化。”
郭樹華:“不足以真正改變樓市的低迷,所以說如果針對股市上的一些房地產公司來說,我認為相反可能反彈是一個比較好的減倉時機。”
現(xiàn)在我們回頭看看,眼下這一輪宏觀調控一直在不斷上調基準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這次央行首次下調兩率,有專家認為,央行的舉動發(fā)出了強烈的政策信號,意味著貨幣緊縮周期已經結束,延續(xù)近4年的加息周期將戛然而止,金融主管部門為什么會選擇眼下這個時機,作出這種選擇?再來聽聽專家的分析。
記者:“為什么在上個月還是緊縮的貨幣政策,而短期之內這個政策就調頭,發(fā)生了方向性的改變。”
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宏觀經濟政策從來都是一個短期政策,那它的特點,它的本質是短期政策,短期政策什么意思呢,他就要根據(jù)總供求關系不斷變化而不斷調整,當我們總供求關系的基本趨勢是經濟過熱的時候,那就是防過熱、防通脹,如果現(xiàn)在是經濟衰退,經濟簫條了,我們進入通貨緊縮了,那這時候就擴大內需,就要調過來。”
上周國家統(tǒng)計局剛剛公布了8月份經濟數(shù)據(jù),這一數(shù)據(jù)顯示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CPI漲幅已經回落到4.9%,這是自去年7月份以來的最低值,經濟學家普遍認為:這個數(shù)據(jù)的持續(xù)回落是一個積極信號,表明前一階段的控通脹措施已經開始顯示其效果,而且這一數(shù)字的下調,為降息措施的出臺提供了前提條件。
記者:“為什么會選擇在這樣一個時候出臺降息的措施,這其中考慮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樊綱:“宏觀經濟從來要考慮兩個方面問題,一個是增長速度,一個是通貨膨脹率,任何的一個中央政府它都要考慮這兩方面的平衡問題,那么我們在目前這個情況下,考慮這兩者的關系,在這兩者關系的平衡當中來制定宏觀政策。”
樊綱認為,在過去的兩年間,我國采取的一直是緊縮的貨幣政策,2007年6次上調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最頻繁的時候曾經在14個月之內連續(xù)10次提高存款準備率,現(xiàn)在看來,這些政策的作用已經明顯顯現(xiàn)出來,而面對復雜的國際經濟形勢和國內的經濟增速下滑,這一政策必須做出調整。
樊綱:“但是現(xiàn)在要看到一個趨勢,就是經濟下行趨勢已經形成,這個經過多年的,也是經過多年政策的調整,然后我們終于從過熱高速增長,去年11%將近12%的增長速度還是降下來了,但是這個降下來一旦趨勢形成,就開始需要所謂的逆風調節(jié)或者是反周期調節(jié),就要開始起作用了。”
樊綱認為盡管中國目前的經濟增長速度仍然在10%左右,但是對GDP貢獻占到20%的外貿行業(yè)目前正面臨著嚴重的停產萎縮局面,中國經濟也面臨向下調整的壓力,因此宏觀經濟政策中勢必要同時考慮保證經濟增長的任務。
樊綱:“要采取一些反周期政策來使它下行的趨勢不走得太遠,不走得太深,那么不至于形成一種衰退。”
樊綱同時強調,目前的宏觀背景決定了我國不具備大規(guī)模通貨膨脹的條件,但是對于通貨膨脹的問題仍然不能掉以輕心,因此今后的宏觀政策在調整方向上將會根據(jù)經濟增長和通貨膨脹的平衡關系來采取實時的微調措施。
對當下國際國內經濟環(huán)境劇變,我們還可打出哪些政策組合拳來化解風險?
反觀美國經濟,自從次貸危機爆發(fā)兩年來,雖然政府和美聯(lián)儲多次出手救市,卻反倒越救火越大,在雷曼兄弟倒掉、美林被賣的背后,到底有什么深層次原因?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與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趙錫軍:“那么這個表明這個由去年開始,次貸危機引發(fā)的這個金融上的動蕩,在向縱深發(fā)展。”
趙錫軍認為,隨著雷曼兄弟面臨破產,美林公司即將作價440億美元出售給美國銀行,AIG深陷財務危機,再加上此前轟然倒塌的貝爾斯登以及次貸危機,美國金融體系的核心已經出現(xiàn)松動,它所帶來的陰影也已經從華爾街、美國蔓延到世界各大經濟體的上空,其根本原因是,美國的金融機構競爭激烈,為了贏得市場,必須進行金融創(chuàng)新,而在推出的金融產品中卻存在明顯的風險,金融手段的濫用和監(jiān)管的缺失是導致危機不斷蔓延的根源。
趙錫軍:“競爭愈演愈烈的話,就使得美國的很多金融機構,華爾街就不得不想盡辦法,絞盡腦汁進行創(chuàng)新,那么創(chuàng)新就使得原來那些不能夠被動員的資源,我們說的資源都被動員起來了,所以導致一個濫用金融資源。”
事實上,從次貸危機全面爆發(fā)開始,美國政府就在傾盡全力遏制它的不良影響,2007年8月,美聯(lián)儲在短短三周內向金融系統(tǒng)注資14725億美元;今年4月,美聯(lián)儲和美國國會再次聯(lián)手向市場注入900億美元資金,9月7日,美國政府更是宣布接管兩大房貸融資巨頭房利美和房地美,雖然美國政府頻頻出手,但從次貸危機到現(xiàn)在的華爾街巨變,美國經濟的噩夢愈演愈烈。
趙錫軍認為,美國政府的各項措施之所以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是因為這些措施治標不治本,根本沒有觸及次貸危機到華爾街巨變不斷蔓延的深層原因,例如借金融創(chuàng)新導致的金融資源濫用和政府監(jiān)管的缺位。
趙錫軍:“那么濫用金融資源的結果,就是使得金融的生態(tài)出現(xiàn)了問題了,就像我們說那個地方你不能放牧,只能鍘草,你不能放牧,他現(xiàn)在要放牧,把草啃完了,生態(tài)就完了。”
金融生態(tài)遭到破壞、政府監(jiān)管不力、美國財政和國際收支雙赤字造成的全球經濟失衡等深層次的原因最終使次貸危機越來越向縱深發(fā)展,再加上次級貸款自身的特點,在未來的幾年甚至幾十年內,我們都必須直面次貸帶來的重重危機,那么,打贏這場戰(zhàn)爭的關鍵到底在哪里?
趙錫軍:“在金融創(chuàng)新的過程之間,恐怕政府要加強對那些創(chuàng)新產品的整入,它的風險,等等這方面的監(jiān)管,同時要加強對金融領域里頭,投機的活動的控制,怎么樣采取一些措施,那些受害的,受損的金融機構,能夠維持下去,那么治標講治本相結合,恐怕才能夠,讓這個次貸危機能夠順利地度過去。”
隨著雷曼兄弟和美林證券出局,再算上今年3月被摩根大通以跳樓價收購的貝爾斯登,短短半年時間,美國五大投資銀行中已經有三家退出了金融市場的舞臺,美聯(lián)儲前主席格林斯潘說,美國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中,這場危機引發(fā)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正在增大,面對當下國際國內經濟環(huán)境的劇變,我們除了調整貨幣政策之外,還可以打出哪些政策組合拳來化解風險?
記者:“我們觀察到,目前在很多宏觀經濟政策方面都做出了調整,這些調整的目的是什么呢?”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副部長隆國強:“貨幣政策,財政政策,以及貿易政策,融資政策方面,你可能細致的觀察會發(fā)現(xiàn)在逐漸的推出一些新的舉措,那么這些舉措實際上就是要完成,它確定的這個一保一控的宏觀目標。”
隆國強認為,央行此次降低貸款利率最大的受益者應該是中小企業(yè),目前,國內70%的中小企業(yè)都面臨著貸款難的問題,這直接影響到區(qū)域經濟的發(fā)展,最后將會波及到整個中國經濟的增長和就業(yè)問題,央行6年來首次降息提供給我們一個明確的信號:那就是以更加積極的姿態(tài)解決中小企業(yè)的融資難題。
隆國強:“所以你看到最近央行銀監(jiān)會都有一些政策,來鼓勵商業(yè)銀行更好地為中小企業(yè)融資提供服務,還批準了比如說像在溫州,就所謂的小額貸款公司這些一系列的措施,其實地方政府也在采取措施,包括成立一些擔保共了擔保基金,為企業(yè)的融資提供一些便利。”
隆國強告訴記者,央行降息同時意味著穩(wěn)健的財政政策表現(xiàn)出了積極的一面,在隨后的宏觀調整中,將有更多積極的,刺激經濟增長的調控手段和貨幣政策出臺,只有及時調整財政政策,才能適應國際和國內經濟形勢的變化,避免經濟的連續(xù)下滑。
隆國強:“今年最近你會發(fā)現(xiàn),對財政政策,大家越來越講,財政政策要相對的要積極一點,比如說要在支農方面要有更多的作為,在支持創(chuàng)新方面,在鼓勵節(jié)能減排,就是說要有一些財政政策。”
記者:“那也就是說今后在財政政策方面會有擴大?”
隆國強:“對,所以財政政策實際上也是有一些和原來不一樣的變化,那么貿易政策,我剛才我們已經提到了,從原來出臺的政策,去年出臺的政策都是抑制出口的,是抑制出口過度增長的,那么今年你看到上調出口退稅率,這是一個方向性的改變,實際上都是針對現(xiàn)在已經發(fā)生了新的情況。”
半小時觀察:讓變化成為計劃的一部分
自從次貸危機爆發(fā)以來,銀行破產的故事頻頻發(fā)生,發(fā)展到今天這一步,已經演變成格林斯潘所說的“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而且由于金融業(yè)的全球化程度已經遠遠超過了1929年,所以這一次的金融危機波及的范圍和程度,一定會遠遠超過80年前。
但是我們必須意識到,美國的金融危機雖然劇烈,但是對于中國來說卻未必全是壞消息。由于我們的金融業(yè)全球化水平相對較低,所以受到次貸的沖擊也相對有限;而且由于國內的住房貸款大部分屬于安全資產,如果沒有大規(guī)模的違規(guī)操作,也很難出現(xiàn)類似于美國“金融危機”的局面。
全球化從來就是此消彼長,如果我們的金融業(yè)能夠練好內功、加強風險控制意識、提高對局勢和趨勢的判斷力,那么這一次的美國金融危機說不定倒是一次機會。如果能借助這樣的機會,借助并購、參股等手段更深入的參與全球化,那么我們的金融業(yè)沒準兒可以搖身一變,成為真正的跨國大銀行。但是,這一切的前提都是,我們是否能夠做到“讓變化成為計劃的一部分”,如果我們修煉不夠,應變能力不強,又想華山論劍,那樣的結果,就真正令人堪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