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25全球智慧教育大會開幕式上,北京師范大學發布新版“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創新方案”。目前,該方案正在全國8000多所學校試點應用,通過AI(人工智能)賦能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和提升。這也是全國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水平首次實現可比,有利于全面分析學生發展差異。
緊扣此次大會主題——“人機協同催生教育新生態”,該方案面向3至11年級學生試點應用,給綜合素質評價設計了更直觀的“定量”指標?!癆I為破解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科學性和客觀性問題提供了新機遇?!北睅煷蠼逃龑W部教授、教育部“信息技術支撐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試點工作”專家組組長陳麗介紹,科技部和教育部在2021年就聯合設立了“大規模學生跨學段成長跟蹤研究”項目,計劃連續5年評價100萬名學生的綜合素質,構建起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數據庫,探索更加科學、客觀和有效的評價方案,揭示發展規律。
北師大項目團隊先界定了綜合素質的概念,即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形成的跨越學科的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形成了包含自主發展、社會參與和文化修養3個一級維度,10個二級指標,36個測評要點的學生綜合素質理論模型。經過設計、研發和反復迭代,團隊在理論模型、評價方案等方面實現了重要突破。
換句話說,中小學生的綜合素質不再通過筆頭測試或者人為估測。團隊基于理論模型,利用AI搭建了表現性評價指標和問題場景,可以通過真實生活或模擬評價練習,更準確地觀察、評判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知識運用能力。
不僅對學生個體評價更準確,在AI助力下,方案還能面向區域、學校、教師等對象,進行評價反饋并給出分析報告,呈現不同區域學生各項綜合素質的發展水平、逐年發展趨勢,實現數據對比。
來源:《北京日報》






資訊頻道